蒲公英,别名蒙古蒲公英、黄花地丁、婆婆丁、灯笼草、姑姑英、地丁、华花郎、蒲公草、食用蒲公英、尿床草等,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广泛生长中、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、路边、田野、河滩等。其头状花序,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,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。
蒲公英的拼音
蒲公英,拼音:pú gōng yīng
分布范围
蒲公英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,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见,北到黑龙江、南至海南岛、东临沿海各地、西抵青藏高原均有分布,生于中、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、路边、田野、河滩 。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,繁殖力强,因而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 。
形态特征
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圆锥状,表面棕褐色,皱缩,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,基部渐狭成叶柄,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,花葶上部紫红色, 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;头状花序,总苞钟状,瘦果暗褐色,长冠毛白色,花果期4~10月。
蒲公英名字的来历
相传在很久以前,有个十六岁的大姑娘患了乳痈,乳房又红又肿,疼痛难忍。但她羞于开口,只好强忍着。这事被她母亲知道了。封建社会,从未听说过大姑娘会患乳痈,以为女儿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。姑娘见母亲怀疑自己的贞节,又羞又气,更无脸见人,便横下一条心,在夜晚偷偷逃出家园投河自尽。事有凑巧,当时河边有一渔船,上有一个蒲姓老公和女儿小英正在月光下撒网捕鱼。他们救起了姑娘,问清了投河的根由。第二天,小英按照父亲的指点,从山上挖了一种小草,洗净后捣烂成泥,敷在姑娘的乳痈上,不几天就霍然而愈。以后,姑娘将这草带回家园栽种。为了纪念渔家父女,便叫这种野草为蒲公英。